厦门市大同中学
厦门初中学校 2017/11/8 15:02:24
厦门市大同中学
厦门市大同中学(厦门四中)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石植物园山麓,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严谨、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学校创办于1925年,是厦门市*早开办的三所中学之一。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经过一代代“大同人”的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不*孕育并诞生了南靖一中、省化工学校、省电子职业学校,而且还为社会培养了卢嘉锡(院士)、陈运泰(院士)、(院士)、童大林、陈佐洱、郭跃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大同中学与位于厦门东部海滨的前埔中学进行整合,并按照“一校两区”的模式进行管理。两校的整合,实现了两校区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厦门东部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为大同中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到81亩(全区中学面积*大),教职工240人、学生3168人,一跃为思明区一所各种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近年来,学校新班子确立了“发扬传统、充实内涵、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整合和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爱心”校园,积*探索以“诗之校”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新路子,扎实抓好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学校”、“国家课改综合实验基地校”、“全国信息技术示范校”等称号,还连续多年荣获市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大同的办学一直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同中学,这块既有优良传统又有现代教育气息的金字招牌,必将在教育改革的浩荡春风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办有内涵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育有终身发展能力的有志之才。
学校建设的目标
一、办有内涵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是学校建设的目标。
有内涵,就是有主宰学校的精神文化。
大同中学82年的风雨历程,积淀了宝贵的精神文化,成为学校的“魂”。学校开创者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发扬踔厉,振我中华”的办学宗旨,奠定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石。
这种文化,是热爱祖国的大爱文化。为振兴民族而办学、为振兴民族而读书,一代代大同人,心怀高远,奋斗不息。
这种文化,就是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务实求进的精神,珍重团队勇于创新的精神,爱我母校荣我母校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创造着大同历史的辉煌。
继承与发展大同文化,必将不断丰富精神内涵,使学校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有特色,就是有个性特长。
“诗之校”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诗之校”实质上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充满诗歌的学校。将优秀的诗歌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也引导学生创作好诗,在学生的心田播撒诗歌的种子,让它生长开花结果,促进学生形成积*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获得美好的人生感受。二是充满诗意的学校。通过诗歌这个平台,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得到融合,培养学生形成积*的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境界,形成不断进取的学校文化。力求让我们的师生有着积*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气质,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获得超越自我的素质和力量。
有特色的另一内涵就是,我们不断鼓励教师在教育中努力形成教有特色;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有特点。
高质量,是高标准的教育质量。
这不**是高考、中考、会考取得好成绩。我们创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和谐进取的诗意氛围,创设多样积*的育人途径,培养个性发展的有志之才,让学生和谐发展,成长为高素质的人,将学校办成人民满意,学生喜欢的学校。
育人目标
二、育有终身发展能力的有志之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
教育必须直面这样的现实:学生走入社会或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必须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与发展能力。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大同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发展能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变学历教育为学力教育,变传单纯传授知识教育为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变注重语言、数理逻辑智能教育为注重个性发展、协调发展的多智能教育,变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教育为引导学生面对问题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育。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地构建促进学生主体积*发展的环境。使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该校的教育现实。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在众多私欲负面现象影响学生的今天,大同中学秉承大同“发扬踔厉,振我中华”的思想,强化热爱祖国的大爱文化,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以高尚的理想、宽阔的胸怀、博大的视野,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促进他们立志成才。
大同培养的学生有理想,有修养,会学习,能创造。他们凭借健康、积*的思想、体魄、能力走向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
咨询电话:0592-5168114
地址:厦门市兴华路2